【喜迎二十大|科学家精神宣传月】《光与热的奉献》文集导读(二)

来源: 时间:2022-10-03

 

  为喜迎党的二十大和建所64周年,营造崇尚科学尊重科学家的良好氛围,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将在10月开展砥砺奋进新征程 红外建功新时代科学家精神主题宣传月。与此同时,所科学家精神文集《光与热的奉献》即将正式出版。该书描述了研究所通过国家战略使命牵引,在红外与光电科学技术领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中科学家的故事,集中梳理并刻画描写了研究所的两院院士与专家、中青年科技骨干和创新团队的群像。 

  即日起,编者将通过推送系列导读和青年感悟的形式,抢先带领大家领略一个多甲子来技物所人赓续奋进的壮丽篇章,深入体会不断沉淀的技物所科学家精神内涵,以期读者能够从我国红外光电科技发展开拓者、建设者、推动者的时代缩写中感受到榜样的力量,受到感召,得到激励。 

红外科学“从头越” 

艰辛筹谋为开辟,倾心尽力促发展 ——节选自《仁爱 忠贞 报国志——记谢希德院士》 

  1958年,为了推进半导体、原子能等新兴科学技术在上海的发展,上海市委决定建立一批相关学科的研究所,由中科院华东办事处(现中科院上海分院)和复旦大学联合创办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谢希德受命兼任副所长,主持筹建工作。 

1958年谢希德先生关于《技术物理学现状与发展远景》手写稿 

  在当时国家还处于“一穷二白”的状况下,上海技物所的筹建工作千头万绪。要在较短时间内创建一个新的科研单位,面临着人、地、物、事等从无到有的挑战和有限资源内拔地而起的压力,包括选配领导班子和管理干部、招募研究人员、建大楼和实验室、买试验设备和材料、确定研究方向等。这样艰巨的任务落在了因身体不适而提前回到上海的谢希德身上:此前,她为培养半导体人才,和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黄昆一同在北京主持开办半导体专门化培训班,那时她的儿子才两岁多,母子已两年没有团聚了。 

  “谢希德同志政治素质好,个人得失考虑少,人也很谦虚,群众基础好”,这是上级对谢希德的评价和筹建信任。谢希德不高调空谈,纯然地依照着心中的信念和智慧的规划雷厉风行。在她的带领和个人魅力影响下,筹建工作迅速开展了起来。 

  谢希德明白科研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对研究所的重要意义,上海技物所也将培养人才作为主要工作来进行。筹建初,第一批进所的研究人员有3名复旦物理系本科应届毕业生,20名三、四年级提前毕业的本科生和41名上海技术物理学校毕业生。考虑到这64名不同类型的毕业生都是刚出校门的年轻人,课程基础和科研能力都不一样,谢希德先生大力提倡“边干边学”,打基础、搞尖端、出成果、出人才,支持和安排科研人员一边在所工作、一边在复旦大学听课。在谢希德的主导下,研究所依托复旦大学物理系的优良教学条件,采取“边干边学”的培养方法,安排他们进行在职补修或进修物理系本科专业课程,以提高基础物理和专业物理水平。在谢希德倾注巨大心血培育成长的科研骨干队伍中,日后成为成绩斐然的科技精英者不乏其人。 

1983年秋谢希德先生来所指导科研工作 

  除了重视对年轻研究人员的专业知识技术培养,谢希德还十分注重研究所的学风建设和青年研究人员的思想品德修养,不仅热情鼓励和支持年轻人解放思想,敢于向尖端科技领域冲击,而且还为大家上基础课,讲授科研方法和治学经验。上海技物所针对建所初期新人、新所、新学科的特点,更是大力提倡“敢想、敢说、敢干”和“严肃、严格、严密”的“三敢、三严”作风。身教胜于言传,在谢希德的积极倡导、精心培育和她本人模范行为的潜移默化影响下,全所不畏艰难、艰苦奋斗,“边干边学”蔚然成风,为所风建设打下了良好基础,直至今日还感染了很多研究员的为师之道。 

1995年谢希德先生来所视察工作 

  全文即将出版,敬请期待…… 

贡献毕生精力,创新红外科技 ——节选自《荣誉 使命 科学梦——记汤定元院士》 

  19516月回国后,汤定元根据留学美国时的科研经验,判断半导体方面的研究将大有可为,于是将半导体光学和光电现象作为研究方向。他先在中科院应用物理研究所(后更名为物理研究所)工作,其间领导的项目组在国内最早开展了硫化铅红外探测器的研究工作,这是我国红外技术领域早期的、具有开创意义的工作。 

  汤定元具有高超的科学素养,善于把握事物的发展方向,对于认定的事情特别执着。他主张科学研究要基于国家实际,要面向国家的现实需求;认为中科院不仅要做机制研究,也要承担产品的试制甚至生产任务。1958年上半年,他写了一封信给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和国防科委主任聂荣臻元帅,这是促使我国重视红外技术的“第一封信”,信中强调红外技术对于国防建设的重要性,建议在红外研究领域注重红外探测器等器件研究。这封信受到了解放军领导的重视,红外技术的研究任务从此被正式提出来了。

 

1950年,汤定元在芝加哥大学实验室里钻研晶体结构 

  随后,他从杂志上了解到了部分以往美国在保密状态下获得的红外科技成果,发现红外技术在当时的美国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而国内正处于经济困难时期,大部分研究工作停滞。他对这种情况十分忧虑,以高度的责任感在196012月再次致信聂荣臻元帅,这是涉及红外技术的“第二封信”。信中写道:红外技术研究是大有发展前途的,不能让它中断,但也不能搞“一窝蜂”,要聚散为整,集中全国的科研力量进行攻关。不久,聂荣臻元帅就派人找汤定元谈话、解决困难。这封信的意义还在于它间接促成了1964年年初发生的,被认为是我国红外技术发展史上重要里程碑的战略性调整事件,即中科院决定将昆明物理研究所及上海技物所转向红外技术研究专业所,同时将北京物理研究所和半导体研究所红外方面的工作分别调整到这两个所中。 

在上海电视台演播厅作红外技术科普讲座 

  1965年,汤定元写了“第三封信”给聂荣臻元帅,信中他希望上海技物所能承担我国空军在当年49日于南海上空打下的一架美军F-4B“鬼怪”式战斗机红外雷达的研制任务,表明了对红外研究的信心与决心。这封信又一次得到了上级的支持与鼓励,在528日召开的会议上,聂荣臻元帅把红外雷达的研制任务分配给上海技物所。汤定元亲自参加了机载红外搜索跟踪系统的分析、测试工作。 

  汤定元的毕生事业围绕着发展红外科技,在上海技物所奉献了生命的大部分时光。 

汤定元(左二)在实验室里与学生交流工作进展 

  在汤定元80岁生日时,时任中科院院长路甬祥为他题词“贡献毕生精力,创新红外科技”,这是对我国半导体光电器件开拓者和红外技术开创者汤定元一生的真实写照。 

  全文即将出版,敬请期待…… 

开拓遥感,兼程而进 ——节选自《守正 致远 强国情——记匡定波院士》 

  19691月下旬,一次强寒潮袭击我国,全国不少地方道路瘫痪、交通中断。周恩来同志两次召集中央气象局、邮电部、铁道部等同志研究这一问题,提出“我们也要搞自己的气象卫星”。 

  1988年,上海技物所及上海分院和各所领导赴火车站迎接“风云一号”卫星发射任务凯旋试验队员 

  1972年,气象卫星开始预研,匡定波承担了我国第一代太阳同步气象卫星上红外扫描辐射计的研制任务并担任主任设计师。197711月,“风云一号”卫星的技术状态已经确定时,美国预告新发射的气象卫星信号全部从模拟制式改成数字制式,且数据精度提高了64倍。面对“风云突变”,中国该怎样应对?负责扫描辐射计系统研制的匡定波和同事们商量后立刻主动请缨:我们要修改技术指标!匡定波在与相关研究室的同事商议时,几乎没有人敢满口应承,却都愿意自我加压。于是,跨台阶的第一次修改方案迅速发布:自主研究相关的核心技术,追赶气象卫星探测技术的发展,采用辐射制冷器和碲镉汞红外探测器,地面分辨率4千米、120/分,按APT格式传输云图。198210月,在“风云一号”发射计划推迟后,匡定波和团队第二次主动提出再上台阶的修改方案:将120/分改为360/分,地面分辨率达到1.1千米,使我国第一颗气象卫星装载上自主研制的甚高分辨率的扫描辐射计。1984年,国家再次推迟了“风云一号”发射计划,从1985年推迟至1988年。匡定波团队决定抓住再上一个台阶的机会,提出主动第三次方案修改:将“风云一号”扫描辐射计由三通道提高到五通道,并且开拓我国海洋遥感观测技术。经过不断摸索和反复实验,匡定波带领课题组探清了气象卫星红外应用之路,16年的呕心沥血,不负众望。 

199093日,匡定波参加风云一号气象卫星B星发射 

  198897日,我国第一颗气象卫星“风云一号”在太原发射场成功上天。当“风云一号”通过我国首个自主研制的红外扫描辐射计顺利获取到清晰图像时,匡定波神情淡定,从容自若中流露着喜悦。 

匡定波在办公室工作 

  回首“风云”岁月,匡定波始终强调团结合作、厚积薄发的重要性,正如他所说:“机会的出现有偶然性,但抓住机会的能力却需要长期而系统的培养与积累。一个红外探测系统从材料、器件、制冷器到系统集成,需要相关技术配套协同,需要团队成员的群策群力。只有各方面能力都增强了,才能在国家需要时,及时响应,应对挑战。” 

匡定波先生为毕业研究生颁发证书 

  全文即将出版,敬请期待…… 

供稿:《光与热的奉献》编辑部

审阅:行政办公室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