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张成 组件室——普通科研党员的信念

来源: 时间:2018-01-01

  普通科研党员的信念

  ——《榜样》专题节目观感体会

  黄张成 组件室

  我们党支部有一次组织观看《榜样》节目,里面报道几个普通党员的事迹,他们在基层岗位上做了很了不起的事迹,让人很感动。看完之后,心里除了尊敬还有一点点的落差,这种感觉就像小时候被家长用别人家的孩子教育我一样,同样是党员,怎么差距这么大呢?

  这个心结一直存在心中,直到在那次活动不久,风云四号气象卫星发射成功,我有幸参与其中做了一点工作,为多通道辐射计的短波红外探测器研制读出电路芯片。我是从09年时开始做这个项目,它的规模是10*1元,虽然规模小,但是它的要求很高,我当时想了几个新点子,电路芯片加工返回后和光敏芯片耦合成测试,波形不正常。这个现象非常的奇怪,从来没有见过,我翻阅了一些教科书和很多文献,都没有这种现象。当时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做了大量的理论分析工作,用各种各样的软件仿真电路,没有办法了,甚至用数学软件去模拟计算电路的状态。那时做了一年的工作,从早到晚,一直没有进展。

  我的导师也是课题组长方老师一直在关心这个项目的进展,劝我不要呆在办公室前空想,多进实验室测试多做做实验,我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把主要精力从理论换到实验上,终于找到了一种解决的办法,这里面的过程其实很复杂,实验解决是一年后,理论彻底弄清楚是两年后,这一个问题的实验分析报告就写了30多份。

  后来我跟组里的新同事说,虽然我后面做了一些新的挑战更多的项目,但是深深影响我的,让我在思想上,信念上,技术上真正成长的还是风云四号。回看这八年的工作,潜移默化中,我已经被团队的科研作风深深影响,不论实验结果多么让人失望,不抛弃不放弃,有问题,克服问题,到一线去做实验,结果不理想,继续做,不断的做,总会越来越好,如果指标真的很难,现在做不出来,心里记下来,继续研究,后面一定把这个问题解决。在这里,谢谢我前后两任探测器主管李老师邵老师、前后道合作的党员同志和同事们,谢谢大家让我在团队里和项目一起成长。

  卫星发射那天,朋友圈里被发射成功的消息刷屏了,我作为参与者,除了高兴心里更多感受的是背后的不容易。我相信在座的很多人和我一样,为某个工程和科研问题花费了大量的精力,但是除了身边少数人,没有人知道我们背后付出的牺牲和努力,在更多的人的眼中,我们就是一个大工程中默默无闻的一份子。但是,我想说的是,在伟大的事业、伟大的团队中,不光有英雄,也需要千千万万的普通人。

  回看我们党过去近百年的苦难与辉煌的历程,在推翻三座大山的革命年代,既有伟大的领路人,还有千千万万在各条战线上牺牲的普通同志;在建国以后的建设年代,既有先进的劳模,还有千千万万在各行各业奉献的普通党员;党的信念不光在几大战争的辉煌胜利里,同时也在普通战士前仆后继的步伐里,党的信念不仅在建设事业的伟大成就里,同时也在普通青年挥洒青春的汗水里。

  进入21世纪特别是十八大以后,创新驱动成为时代的主题,我们除了在个别领域引领世界,在更多的领域,我们还处于跟跑的位置。在这个过程,不仅需要杰出的科学家技术专家的引领,还需要千千万万的科研工作者的努力,我们作为基层普通科研党员,和革命年代的千万普通党员、和建设年代的千万普通同志们一样,我们做好本职工作,不怕挑战,求实创新,合作守信,为中国科研事业从跟跑到并跑到领跑的这一伟大历程贡献自己的力量,实现自己的党员价值!

  理解了这一点,我也打开了心结,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好自己的工作,和八千万党员、十几亿中国百姓一起为实现“两个百年”的目标贡献自己一份力量。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