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崇金 工程三室——扎根工作一线 解决实际问题

来源: 时间:2018-01-01

  扎根工作一线 解决实际问题

  宋崇金  工程三室

  做太阳敏感器已经有5个年头了,这五年来主要的工作是各类太阳敏感器的光机结构设计,数字太阳敏感器这五年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记得2012年刚接手太阳敏感器工作时,那时我们课题组只有三个项目,现在已经发展到八个项目,年交付单机达二十多台,年发射任务达4次之多。然而我们的队伍成员只有六个人,六个人之所以能完成如此繁多的项目我的体会就是——坚守自己的岗位的同时要协同合作。就像这幅图一样,我们每个项目光机电是相互影响不可分割的。所以,只有科学统筹好三者的关系才能最大地发挥效率,达到1+1大于2的效果,尽量要去了解团队中每个人的工作,多学习,多拓展自己的专业技能。工程师是解决工程问题的所以要奋斗工作的前线,亲自动手做,这也是我对自己在团队中的定位。

  作为一名机械结构设计工程师,这五年来我一直坚持自己设计,自己检测、自己装配、参与光校、测试,以及单机发射前的状态确认工作。只有每个环节都亲自参与才能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不断地弥补自己设计工作上的不足。对单机每个阶段的工作都进行记录,要像了解自己的身体一样去了解经手的单机。航天工作中无小事,千万不能眼高手底,记得2012年刚参加工作时装配一个机壳接插件的固定螺钉,这个螺钉是进口的、材料强度远远小于不锈钢螺钉,所以拧的力道太大了螺钉就会断裂,力道小了又会松动。由于是第一次装航天单机上的螺钉生怕螺钉振动试验后松动加上刚毕业年轻力盛,感觉还没怎么用力螺钉就拧断了,第二次装配完全靠感觉控制了拧紧时的力道。后来得知所里另一个项目单机上用的同样的螺钉在交付后被总体单位发现有松动现象,我心里就非常的担心自己装配的那个螺钉会不会也松动。整整一年直到这个单机平安无事发射成功我才放下了心。后来我就针对这个螺钉做了试验,用力矩扳手做实验,确定了该螺钉能承受的最大拧紧力矩,并在后续的装配过程中用力矩控制同时用双螺母结构进行防松。这些如果你不亲自参加怎么知道里面的潜在风险呢?

  工作进度尽量自己控制;数字太阳敏感器由于要频繁拆装,每次拆装都要请光学组的同事过来光校,有时候所里项目人员设备冲突,只有等他们人员和设备都有空的时候才可以过来光校,所以对项目研制增添了许多不确定因素。针对这个问题我设计了一种简易方便的角镜,完全可以替代角镜。同时自己学会了经纬仪的操作和光校。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不断学习;积极参加所里组织的各种交流讲座、技能培训。及时了解科技发展最前沿,针对性地学习,及时完善和补充自己的知识体系。

  在太阳敏感器朝着批量化、小型化、高精度的方向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必将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我坚信只要我们协调合作,扎根一线,就能克服一切困难。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