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曜璞 工程三室——团队赐予我们力量

来源: 时间:2018-01-01

团队赐予我们力量

邹曜璞 工程三室  

  几百万年前,人类出现在这个世界上,以其智商的优势爬到了食物链的顶端。几万年前,智人凭借着精良的社会结构和善于团队合作的特点,打败了包括身体强壮于自己的尼安德特人等其他人种,迅速占领并统治这个星球。可见个人的力量再强大总归是渺小的,团队合作才是制胜的法宝。如今社会的科技和文化都发展到了很高的程度,个人的力量更加无法胜任复杂的工程,作为智人的后代,我们不仅要善于运用继承于祖先的聪明才智,更要善于发挥团队合作的优点,才能创造更加先进的文明,在这个世界上走的更远。

  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我对团队合作的精神更是深有体会。就在前不久,风云四号圆满完成了在轨的各项测试,并顺利进行了交付,这不仅标志着我国在气象卫星的研发上达到世界领先的水平,也代表风四团队成功实现了坚守十多年的梦想。作为风四探测仪团队的一员,在深感荣耀的同时,也不禁回忆起我们团队一起奋斗一起攻坚的点点滴滴。

  2011年入所读研后,我开始慢慢进入到探测仪数据处理的研究与工程项目中。起初对这个庞大的工程和课题无比陌生的我,不知从何入手,导师和团队中的其他职工耐心的带我了解探测仪各部分的组成和功能,使我对整个系统架构有了初步的了解;在对自己研究方向迷茫的时候,进行过相关数据处理研究的师兄毫无保留的把他的研究成果与我分享,让我快速的找准自己的研究方向;当我对自己研究的算法进行工程开发的时候,缺乏经验的我得到技术娴熟的职工的无私帮助,从他们那里我学到了很多实战技巧与技能。后来毕业后留所工作,与同为电子学专业的团队成员每日朝夕相处,大家毫无保留的知识共享,在把工作做得更快更好的同时,也都互相从各自身上汲取新的知识和技能。团队就是一个知识库,我们在这里快速学习和成长。

  完成探测仪这样一个庞大的工程,需要的是光学系统、机械结构系统、热控系统、以及电子学系统等各方面的设计与协作。我认为一个探测仪可以比喻成一个人,光学系统是眼睛,是获取外部信息的主要来源,只有设计出明亮的眼睛才能看的更清楚更仔细;机械结构是骨骼以及内部器官的形状,合理的外形设计与材料选型才能保证身体的健康和强壮;热控是人的体温控制系统,体温的稳定是保证身体各技能正常工作的前提;电子学是人体的血液,传递身体各部位的信息要素,是身体的动力来源,血液的正确流向才能保证生命的活力。各系统的子单机和部件就是人体的脏器,它们的合理设计需要团队成员攻克一个又一个的技术难关,它们的协调工作离不开团队成员的互相配合,而我们的团队在上述领域都有专业的人才。以我们探测仪电子学小团队为例,有的同事在数据处理算法上有深入的研究,也有同事在硬件电路研发中有精湛的技术;有些对宏观把控能力较强,有些在处理问题上很细致……所谓术业有专攻,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而我们的团队领导往往能根据我们自身特点合理的分配任务,把控团队前进方向,通过大家的协调配合,往往能够发挥出1加1大于2的效果。

  风云四号大气垂直探测仪作为世界首台运行于地球静止轨道的傅里叶光谱仪,其理论和技术难度非常巨大,我们探测仪团队用了十多年时间突破了一个又一个难关,攻克了一个有一个技术壁垒,才取得今天的成就。在攻坚时,在处理问题过程中,大家经历了多少个不眠的日日夜夜,而这一切坚持的背后,是团队精神的支撑。我们的团队精神,就是要让我国在气象领域走在世界的前列,就是坚信我们可以创造出领先世界的气象卫星。团队精神是由每个团队成员的精神焕发出来的,同时又反过来影响团队中每个成员。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大家总是绞尽脑汁,心中坚信一定能战胜困难。在遭遇挫败时,大家总是携手共进,不弃不馁。我是在探测仪研制过程中加入到这个团队的,在刚进入到这个团队后,我就深深的被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所感染,心怀梦想,坚定信念,努力克服困难,解决问题。在这个团队中,我感觉充满力量,自己也变得强大起来。

  我们的团队以坚定的信念作为支撑,以完成任务为目标,以踏实的工作为脚步,努力向着梦想出发。回首走过的路,汗水浇灌的鲜花铺满荆棘与坎坷之路,展望未来,信念作舟承载梦想扬帆科创的海洋。路,唯团队合作才可踏平,洋,非信念梦想不可逾越。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