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定位 砥砺前行
刘保剑 第八研究室助理研究员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科研功能日益凸显,科学研究已远非单兵作战所能完成,它需要一个甚至多个科研创新团队的联合攻关。团队精神让人生走得更远。屠呦呦获得诺奖演讲时说到,“没有大家无私合作的团队精神,我们不可能在短期内将青蒿素贡献给世界”。屠呦呦对团队的尊重和投身到团队之中的经历,值得我们青年人学习,“若想走得快,一个人走;若想走得远,一群人走”,跟团队一起走,相互学习,相互鼓励和弥补不足,就会走得更远。
团队成员的集体智慧是团队创新的无价之宝。不同知识层次、不同能力的团队成员要找准在团队中的位置,进而相互协调补充、扬长避短,提升团队凝聚力战斗力。目前研究室主要工作是完成工程型号研制任务,这关系到研究室的生存与所有成员的发展。在短波组实验室中,我的岗位是短波红外光学薄膜设计师,主要负责工程型号项目中光学薄膜产品的研制工作。目前具体的工作是光学薄膜产品的工艺控制,解决产品在工艺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确保整个工艺线设备的正常运行;同时也实时地与课题组的段老师、李老师反馈工艺控制状态,参与讨论制定设计方案,保证整个产品研制过程高效、稳定、顺利。近几年经过课题组成员的团结协作以及不懈努力,我们在光学薄膜位相与偏振态控制,可见近红外宽光谱分色片、高集成度光学薄膜器件等研究方向取得突破和进展,并且保质保量顺利完成了所里各项工程型号研制任务。
作为科研团队中的一名共产党员,不仅要明确定位,立足本职、岗位建功,同时还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艰苦奋斗、团结奋进、勇攀高峰”的精神, “撸起袖子加油干,一张蓝图绘到底”,积极发挥党员的先锋作用。在我们短波组实验室最可贵的就是奉献精神,团队的每位成员都是党员,他们在工作上每个人都克服了很多困难,在自己的岗位上付出了很多。工艺线设备出了问题,就是加班熬夜也要把问题解决掉,确保不耽误第二天的生产;工程任务紧,周末不休息也要把滤光片给做出来……这些情况已经不记得在实验室里发生了多少次了,团队的每位成员正是这样一直在奉献着。因为,对于这个团队中的每一个成员来说,“只要卫星能上天,能成功,再苦再累心里也高兴。”
研究室要有研究室的目标,个人也要有个人的目标,将个人的成长与研究室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准确把握个人的职责与使命,不断加强学习锻炼、努力提高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这样这个团队才更有凝聚力与战斗力。这几年,对于工作中的我,收获很大。所创新种子基金顺利结题以及所创新专项的立项展开,让我对做科研工作有了更深的认识,让自己得到了很大的锻炼,自己也在文章与专利申请方面实现了突破,很大程度的提高了自身独立科研的能力。基金本子的一次次修改,实验设计方案的一次次修正以及试验数据的精准分析等等,这些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课题组老师与同事的支持与鼓励。
2017年10月,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胜利召开,通过观看大会开幕式,深深为自己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感到自豪,同时深感作为国家和人民处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中的一名青年科技工作者身上沉甸甸责任。我一定要认真学习十九大精神,把学习党的先进理论和学习黄大年、南仁东等时代楷模相结合,进一步激发和发挥好“我在团队中的位置”的积极作用,把学习十九大精神融会贯通到我们的科研工作中,使之成为前行的方向,不断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立足岗位,求实创新,为课题组组、研究室及研究所的发展做出更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