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科学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
一、 实验室简介
红外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是1985年中国科学院首批开放实验室之一,1989年国家计委批准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1992年通过验收。自1989年至2017年的国家评估中连续七次获得优秀,多次评为“先进集体”,多次评为国家科技计划执行优秀团队。
研究方向:窄禁带半导体材料、物理与应用;半导体量子结构中的量子态调控与应用;单光子探测和主动探测技术;新型红外光谱学新方法与应用;固态新材料、红外低能激发与输运。
实验室面向红外物理的国际学术前沿,针对空间光电技术跨代发展需求已形成较完备的红外物理学科方向布局,在“红外物理、材料、器件及其光电探测新方法研究”领域,确立了实验室的研究重点在窄禁带半导体物理、量子态调控、低能元激发物理、光谱学新技术、光电探测新方法与应用等方面。面向空间光电技术的国家重大需求,把探索光电过程中重要科学问题和解决国家对光电技术的重大需求相结合,努力把实验室建设成国内一流、国际先进水平的红外光电子学及其前瞻性红外光电技术的应用基础研究基地和红外领域高层次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基地;使之成为一个在全国和国际学术界有影响的、对发展我国高新技术解决国家重大需求问题有作为的、对人类空间光电科学技术有贡献的国家重点实验室。
二、 承担和完成科研任务能力
实验室承担了科技部、基金委等一系列国家重大重点科研项目与型号任务。近3年内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省部级一等奖,中科院杰出成就奖和突出贡献者称号等多项。
围绕实验室的定位和目标,针对我国空间光电技术由单一模式探测向多模式探测跨代发展需求已形成完备的红外物理学科方向布局,在“红外物理、材料、器件和光电探测新方法研究及相关应用系统”领域等方面做了系统研究工作。实验室所形成的应用基础研究成果推动了我国空间探测技术的发展,近三年获得多项标志性成果,聚焦核心元器件“卡脖子”技术,支撑起了我国空间红外有效载荷,部分国际领先。
实验室近三年在学术期刊发表科技论文350多篇,包括Science、Nature electron等;国际学术会议邀请报告和报告194人次。
三、 创新水平与贡献
实验室从红外物理学科上支撑起了我国空间红外有效载荷,实现了我国空间红外探测技术自主可控,形成了由国家使命性任务牵引下的光电探测系统、探测器技术和红外物理机理认知全创新链协同发展的学科特点。
实验室应用基础研究与依托单位航天工程任务协同发展,形成了新机理-新材料-新器件-新技术和空间验证与应用的全创新链发展模式,并在我国空间红外探测载荷技术发展中形成了必要的学科支撑,实验室基础研究在研究所的工程应用中展示了对国家的空间有效载荷跨代发展做出了重要科学贡献,部分载荷技术在国际上显现出领跑的特征。在基础前沿方面,被认为是“……探测的新思路,……探测的新机理”。在器件应用方面,被国际气象组织专家认为“……气象卫星的重大突破,中国气象部门将在这一领域走在前列”。在系统演示验证方面,自由空间的量子通信的验证,国际未见报道。
四、 资源共享与开放交流
建立了完善的设备、资源共享机制,最大化资源利用效益,提升实验室资源管理利用水平,实现大型实验仪器的高度共享和高效利用。共享平台的仪器设备实行统一管理、专人负责、分层管理的模式,实验室负责对大型仪器设备共享活动进行统筹协调。所有开放共享的仪器设备必须配备稳定的管理人员,按照相关要求开展工作,有计划地开展业务培训、学习和交流,保证共享仪器设备高质量的运行。
近三年来新增开放课题30项。实验室积极组织和参加各类学术交流活动。近三年共邀请国内外76位专家进行学术访问;研究人员参加各类会议并作会议邀请报告132余次。同时作为青少年科普基地,向社会公众特别是大专院校及高中小学生开放。
五、 科技影响力
实验室的基础研究成果在研究所的工程演示验证上,在基础研究方面,主要支撑了关键技术的突破用于我国陆地观测、大气观测和海洋观测等民用遥感卫星与科学实验卫星上。风云四号卫星干涉式大气垂直探测仪,在国际上率先于36000km高度实现了对大气的高精度高光谱垂直探测,填补了静止轨道三维精细遥感的空白。在量子科学实验卫星领域,满足了星地量子通信中对偏振信息保持的需求,为促进我国在空间量子通信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做出了应有贡献,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重大国际影响。
六、 人才队伍
实验室科研团队建设始终围绕着实验室定位需求而进行的。实验室需要在国家空间光电技术快速发展中,实现在应用基础研究,特别是红外物理研究方面的基础支撑作用,就需要该领域形成可以将红外系统、红外器件与红外机理三方面交叉融合研究的综合性的团队,以红外系统研究适应国家重大工程的牵引、以红外器件研究支持红外系统的跨代、以红外机理研究推动红外器件与系统技术的变革,协同地进行“红外物理、材料、器件及其光电探测新方法研究”领域应用基础研究。
实验室固定人员75人,其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4名、亚太材料科学院院士1名、各类国家级人才43人次、研究员33人、具有博士学位科研人员67名。在读博士研究生71人,在读硕士研究生83人,在站博士后10人。现有学术带头人近30人,40岁以下研究骨干比例为43.4%。
行政秘书:韩老师、陶老师
电话:021-25051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