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红外探测与成像技术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红外探测与成像技术重点实验室成立于2009年,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充分发挥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在红外和遥感领域学科和技术特长,针对提高空间分辨率、光谱分辨率、微弱信号探测能力和定量化探测水平等国家重大需求,探索红外探测与成像技术领域的新概念、新技术,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通过培养和吸引高水平研究人才,广泛开展交流与合作,把实验室建成红外探测技术领域国际一流、国内领先、不可替代的应用基础研究基地。2016年,参加了中国科学院组织的重点实验室评估,被评为“优秀”。
重点实验室现有固定人员 70 余人,其中正高级研究人员 46 人。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 3 人,中国工程院院士 1 人,各类国家级人才8人次,形成了一支队伍结构合理、富有创新力和相对稳定的红外探测与成像技术专业创新队伍。
重点实验室围绕四个主要研究方向,高分辨率红外成像技术、高光谱成像技术、甚弱目标探测技术和高定量化遥感探测技术,开展高分辨率红外信息获取、精细光谱分光、红外背景抑制机理与低温冷光学、多维信息融合与鉴别、红外偏振探测、成像仿真与评估、信号处理与应用等研究,开展新型探测理论与应用研究等。
“十三五”以来,重点实验室取得了一大批丰硕成果,部分成果国际领先,推动了我国红外遥感技术的跨越式发展。突破的核心关键技术广泛用于我国陆地观测、大气观测和海洋观测三大民用航天对地遥感领域,研制的光学载荷应用于风云、海洋、资源、环境和高分系列卫星中,特别是风云气象卫星的光学主载荷所采用的关键技术几乎全部来自该实验室,为我国气象卫星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做出了突出贡献。
在高定量化遥感探测技术方向,经过多年的技术攻关,研制成功风云四号气象卫星干涉式大气垂直探测仪,首次在36000km获取高精度高光谱大气垂直探测,数据填补了静止轨道三维精细遥感的空白,实现国际领跑,为深入研究大气对流、更精细预测灾害性天气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对提高我国气象卫星全球观测能力具有划时代意义,突破了超大光程差干涉仪关键技术,获得国际最高的光谱分辨率(0.015cm-1)。
在高光谱成像方向,研制了高分五号卫星可见短波红外高光谱相机,综合性能指标国际领先,实现了宽覆盖、宽谱段的高光谱分辨率成像,国内首次实现了大面阵短波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的航天应用,将在我国环境生态监测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相关技术也应用于2019年9月发射的资源一号02D卫星中,推动了我国星载高光谱技术的业务化应用。
在高分辨率红外成像技术方面,研制了我国首台高分辨率红外相机,解决了夜间成像难题,获得了国内最高分辨率和最高灵敏度的热红外对地图像数据。研制了海洋系列卫星水色水温扫描仪,发展了高时间、高灵敏度、高空间分辨率静止轨道海洋探测技术,为我国海洋民用业务卫星建设提供核心技术。
新时代新征程,重点实验室将矢志不移走自主创新之路,聚焦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凝心聚力打造国之重器,为航天强国、科技强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学术秘书:陶老师 021-25051012
行政秘书:姜老师 021-25051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