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上午,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屈炜调研红外科学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具体了解平台建设、在研方向和开放共享机制等方面进展。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副所长、重点实验室主任胡伟达,青年科研骨干等参加调研。胡伟达详细介绍了全国实验室重组近况与任务布局,并结合近期项目,报告了实验室在红外基础物理、探测、成像与信息处理等方面的应用路线以及与产业合作的现状与需求。
屈炜调研红外科学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
座谈中,市科委一行与实验室骨干围绕重大任务承载和成果转化进行了深入交流和研讨。束安博士作了《空天态势感知与在轨服务相关技术进展》,介绍了空天目标探测与识别、在轨监测与诊断、在轨服务关键单元的技术路线与验证计划,并提出了与上海市相关应用场景对接的实施路径。与会青年科研人员也结合各自研究方向做了交流。
屈炜对实验室的雄厚基础、团队建设和发展方向给予肯定,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要求和期望:聚焦问题导向和应用导向,优化实验室学科布局;加强与上海产业、应用单位、高校院所的协同,探索人工智能驱动的红外科技新研究范式,在面向空天态势感知与在轨服务等领域开展联合攻关,更好地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胡伟达表示,将在项目对接、平台开放、示范应用与成果转化等方面建立常态化工作机制,在上海市科创中心总体布局下,争取在红外与空天应用领域形成更多可复用、可推广的标志性、引领性创新成果。
科委空天海洋处、基础处有关负责人参加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