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制的海洋一号B星在轨交付运行使用

来源: 时间:2007-10-11

    2007年9月30日,国防科工委在京举行海洋一号B星的在轨交付仪式。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国家航天局局长孙来燕,国家海洋局局长孙志辉,航科集团总经理马兴瑞,中科院高技术局副局长董永初等领导,航天东方红卫星公司、卫星平台、探测仪器、地面系统的研制负责人及海洋用户出席了隆重的在轨交付仪式。在交付仪式上,海洋一号卫星工程总师徐福祥,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主任蒋兴伟报告了海洋一号B星研制与在轨运行测试的情况。
    海洋一号A星于2002年5月发射,在轨运行近两年。海洋一号B星是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二颗海洋水色卫星。卫星抓总及平台研制单位为航天东方红卫星公司,探测仪器为我所研制的10波段水色仪和五○八所研制的4波段CCD海岸带成像仪。B星在A星的基础上有较大的改进与提高:对全球观测覆盖由A星的3天缩短为1天;对我国境内观测次数比A星增加1倍;探测仪器的图像质量与灵敏度较A星有明显的提高。海洋B星于2007年4月11日发射入轨,至9月20日已稳定运行163天,完成719轨探测(境内328轨、境外391轨)。经数月在轨观察与测试,卫星工作稳定,平台及有效载荷的功能与性能参数满足研制任务书要求,星地系统匹配良好。与在轨测试同步,海洋局组织进行了南海区域的海上测试。期间经组织会战,解决了制作定量化图像产品的相关问题,已制成高质量的海洋水色、水温等定量化图像产品,具备了转入业务运行与使用的能力。
    在轨交付前夕,9月23日由国家海洋局科技司组织了相关院士、专家,对海洋一号B星的在轨测试总结报告进行了评审。海洋二所潘德炉院士说,经过长时间对海洋一号B星的观测,B星平台与仪器工作很稳定,与A星比均有明显的提高;图像可与美国Seawifes、MODIS的相媲美,得到的水色、水温产品与国外卫星的相关性很好;已得出定量化产品的处理方法,可以业务化试运行。原海洋局科技司司长吴培中说,美国发展海洋卫星搞了许多年,我国用了不到10年时间,取得今天的成绩很不容易。国家航天遥感论证中心顾行发研究员说,在对地观测中观测海洋是较难的(海洋水色信号只有陆地1/10),海洋B星载荷仪器与处理的成功有重大意义。
    海洋一号B星在轨交付后,其接收数据将进入我国海洋资源开发、环境保护与监测的主要业务系统,成为我国海洋监测与开发的重要手段。我所将配合用户,继续做好在轨运行与业务试用的技术支撑服务工作;同时,按用户的要求与国家计划安排,积极做好后续卫星任务立项的准备工作。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