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交叉科学部“面向产业需求的科学仪器自主研制”专题调研会在上海技物所召开

来源: 时间:2025-07-25

2025年7月18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交叉科学部“面向产业需求的科学仪器自主研制”专题调研会在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召开。自然科学基金委交叉科学部副主任付雪峰一行七人,上海技物所党委书记孙胜利院士以及来自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光机所、上海大学等十余位专家参加了会议。会议由上海技物所副所长、红外科学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胡伟达主持。

付雪峰副主任指出,仪器研制人才是国家急需的关键力量。我国在高端科学仪器研制方面仍存在“卡脖子”问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相关人才储备不足、发展空间有限。为此,基金委专门设立科学工具类人才项目,旨在以人才引领带动仪器研制工作,搭建从仪器原始创新到工程化、产业化的桥梁。

孙胜利院士表示,“面向产业需求的科学仪器”这一命题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上海及周边地区产业体系活跃,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可升级的传统产业对高性能科学仪器的需求旺盛。基金委相关项目的设立,有望撬动社会资源,提升行业信心,激发创新活力,切实推动科学仪器领域的自主发展和高质量发展。陆卫研究员作了“催生新质生产力:推进我国科学仪器行业发展的战略路线图”的汇报,提出科学仪器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原创性仪器对科学发展有先导作用,其发展呈现多模态感知、跨尺度关联、融合人工智能的新趋势。此外,翁钱春、王鹏、江涛、高安远、袁翔就仪器自主研制进行了专题汇报,他得安、李浩源、宾建辉、张涛、刘银年、陈凡胜就“卡脖子”尖端仪器,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学仪器联合开发等进行了交流。最后,付雪峰副主任强调应集中资源攻克共性关键核心器件,带动国家自主仪器研发能力整体提升。

基金委一行还实地参观了上海技物所展厅,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部门推荐):面向红外芯片的光谱与界面功能关系研究的多尺度表征系统研制现场,并详细询问了项目的研究进展,对项目的顺利实施表示高度肯定。


会议合影


会议现场


供稿:王芳、王进

编辑:虞慧娴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