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上海技物所承担研制的齐鲁二号高分辨率光学相机顺利交付总体单位。自项目进入全面冲刺以来,团队直面进度压力,克服新冠疫情影响,突破了可见光多光谱大幅宽无缝拼接、热红外高灵敏度凝视成像、高分辨率可见红外一体化系统等关键技术,完成了相机的集成测试和试验。目前,相机正在卫星总体开展集成测试工作。
精益求精,不放过任何细小隐患
相机研制过程中,解决主镜面型复测结果不稳定的问题可谓一波三折。为验证相机主镜面型的稳定性,项目组进行了反复测试,丛海佳和魏红军在稳定性检测中发现主镜面型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不断变化,虽然变化绝对值完全在允许的范围内,但仍存在一定相对变化。秉承坚决不把问题带上天的原则,两位设计师第一时间汇报问题。魏红军组织项目成员开展了多次讨论,并邀请所内专家和老前辈裴云天老师进行指导,从测试方法、测试环境、结构设计等方面找原因。经过多线验证,团队发现主镜面型测试结果和工装平面度的关联一致性,确定了主镜面型不稳定的根本原因。通过不断提高工装平面度,反复测试,终于圆满解决了问题。这让大家更加深刻理解到“光机系统保证像质就要做到‘横平竖直’”这一要求的重要价值。
无缝衔接,关键时每个人都能顶上
3月下旬,项目进展到装配测试的关键时期,工作计划细化到小时。而受本市疫情影响,电子学测试的主备岗同时被封控在家。一时间,测试工装难以开展,后续计划难以推进,交付节点在即,项目进度面临严峻考验。通过多方协调,项目组临时借调一名电测人员,封控在家的孙念朝准备一份详细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说明,通过远程在线指导,反复叮嘱需要监控的关键参数,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24小时“时间无缝”连续测试,保障了项目的顺利进行。在这之后,为避免小区封控影响项目进度,青年职工赵攀勇于担当、主动请缨,留驻在园区配合测试和定标试验,至今已坚守实验室工作两个多月。
家的温暖,来自“疫”线的惊喜
3月底,项目组正在为相机交付做最后冲刺,主任设计师饶鹏通知召开工作例会。会上,正在大家为相机交付验收开展热烈讨论时,事先精心准备的生日蛋糕悄悄推出,给寿星魏红军一个生日惊喜。在这样的特殊时刻,魏红军和“家人们”共度,大家纷纷为他送上祝福。事实上,饶鹏平时虽然忙碌,但他却记得项目组每个人的生日,如果无法当面祝福,也会记得发条微信,让大家倍感温暖。
“这是一支能“打硬仗”的团队,关键时刻,挺住压力,一丝不苟,全力以赴!大家都充分发挥了主人翁精神,目标是一致的,劲儿也都往一处使,团队氛围既严肃认真,但又像家人般温暖。”魏红军说。
作为中科院先导培育项目“构建与在轨验证天基资源网络化服务体系”系列小卫星之一——齐鲁二号卫星的核心载荷,该相机具有大幅宽可见光多光谱0.7米成像和高灵敏度热红外14米成像等功能,可实现对地高分辨率全天时敏捷成像及高清视频观测等重要应用。封控期间,齐鲁二号高分相机团队全体成员都各司其职,合力推动工作。王敏华、孙念朝、严天宇、丛海佳、于超、解明浩、夏晖、陈忻、黄茂潼、姜雷杰、高俊男等住所园区开展相机测试和试验,张亚峰,王雅静,周宇星,黄晨玲,吴春亮等远程支持,开展试验审查和数据复核。 他们一直默默奉献,每个人都用自己的拼搏和责任谱写了航天事业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