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林 研究员

一、基本信息

    名:王林                  

    别:男                         

    贯:浙江临海                

出生年月:19859    

毕业院校: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学历学位:研究生/博士                    

技术职务:研究员                 

导师类别:硕导                 

工作部门: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物理室                            

电子邮箱:wanglin@mail.sitp.ac.cn                         

二、工作简历

2013.7至今,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三、学术兼职

中国电子学会会员;

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会员;

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

Research、Fundamental Research、EcoEnergy、Exploration等国际重要刊物青年编委;

IRMMW-THz、太赫兹学术论坛、POEM等分会主席、委员等;

Nature、AM、IOP、IEEE、OSA、ACS等系列40余种刊物审稿人;

四、科研工作简介

围绕深空探测、大气遥感、6G通讯等国家重大需求,聚焦红外与太赫兹低能激发的新型量子增强探测机制与应用验证,发展基于低维结构量子物态调控的新材料、新原理与新器件。国际上较早实现基于拓扑量子体系的太赫兹探测功能,提出微纳光场调控、本征量子态调控相结合的变革性光电转换途径,面向解决高灵敏红外与太赫兹光电技术应用面临的基础理论与实验挑战。以第一和通讯在Nat. Commun., Sci. Adv., Adv. Mater., Light等国际刊物发表论文100余篇,申请和授权专利20余项,在国内外国际会议邀请报告20余次,研究结果多次被国际同行高度评价,实现了集成化太赫兹探测组件在成像、通讯等多种场景应用,为新一代长波光子探测的光电信息技术提供新思路。

研究方向:

① 全矢量光场调控的超表面智能设计与微纳集成工艺;

② 原子制造物态调控与量子增强感知原理;

③ 太赫兹通讯与感知一体化光电集成。            

主持项目:

预先研究重点项目、科技部重点研发课题、中国科学院先导B课题、基金委以及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10余项。

五、主要获奖成果

中国科学院院长特别奖

中国科学院百篇优博奖

博士论文获上海市优秀成果奖

中国半导体十大进展入围奖

上海技物所启明星研究员、所创新奖等

六、代表性论文专利

第一或通讯论文:

Sci. Adv. 6, eabb6500 (2020); Nat. Commun. 12, 1584 (2021); Adv. Mater. 35, 2209557 (2023); Light: Sci. Appl. 11, 53 (2022). Adv. Sci. 11, 2401716 (2024); Laser & Photonics Review, 18, 2301243 (2024). Carbon, 221, 118886 (2024); Adv. Funct. Mater. 34, 2311008(2024). Adv. Sci. 10, 2205813(2023). Small, 19, 2205329 (2023), InfoMat, 5, e12403 (2023). IEEE EDL 44, 686 (2023); Nano Lett. 22, 7492 (2022). ACS Nano 15, 20403 (2021); Adv. Sci. 8, 2102088 (2021) ; Adv. Funct. Mater. 31, 2106101 (2021) ; InfoMat, 3, 705 (2021) ; ACS Nano, 15, 5138 (2021) ;

专利:201921986769.X; 202021257428.1; 202011292424.1; 202110265603.4

七、培养学生情况

截至2024年7月,在读博士生8人,在读硕士生5人。

已毕业博士生9人,已毕业硕士生8人。就业率:100%.

主要就业去向:高等院校、科研机构、高新技术企业等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