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基本信息
姓 名:于洋
性 别:女
籍 贯:河南信阳
出生年月:1984年5月
毕业院校: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学历学位:研究生/博士
技术职务:研究员
导师类别:博导
工作部门: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第五研究室
联系电话:021-25051232-407
电子邮箱:yuyang@mail.sitp.ac.cn
二、工作简历
2010年7月至今,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三、学术兼职
上海市红外与遥感学会会员
上海市女科技工作者协会会员,期刊审稿人
四、主要获奖成果
第四届上海新兴科学技术协同创新大赛, 三等奖 (排名第3),2024.11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创新专项项目,一等奖(排名第1), 2018.2
五、科研工作简介
长期从事红外光学与红外光电成像技术方面的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先进变焦探测测量、多孔径探测、宽波段复杂条件成像等。
负责或参与了多项型号、预研、863、创新专项等的研究工作。研制了多种特殊类型光学系统,包括红外双波段变焦光学系统、仿生复眼、多孔径、无热化、面扫稳像、长线列高分辨率、叠层双色、共孔径、超广角、折反式、折衍式、紫外、短波等类型的光学系统。负责研制的双波段红外变焦成像测量系统,解决了野外现场测量应用的红外变焦光学与定量化测量问题,可实现宽温区间双波段保精度测量。所研制的无热化高分辨率红外光学系统解决了野外环境光电设备性能长期受温度制约的问题,无须主动调焦,像质清晰稳定,提升了产品性能与环境适应性。已发表论文三十余篇,申请和授权专利近三十项。
六、代表性论文专利
(1)Research on motion target detection based on infrared biomimetic compound eye camera [J], Scientific Reports, 2024, 通讯作者
(2) Research on key technology of cooled infrared bionic compound eye camera based on small lens array [J], Scientific Reports, 2024, 通讯作者
(3) An infrared zoom imaging system with large zoom ratio based on linear motion mechanism [J],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2023, 通讯作者
(4) Design of cooled infrared bionic compound eye optical system with large field-of-view [C], Proc. of SPIE, Earth and Space: From Infrared to Terahertz (ESIT 2022), 2023, 第 1 作者
(5) Realization of high-frequency image motion compensation mechanism based on swing-angle voice coil motor [C], Proc.of SPIE, Third International Computing Imaging Conference (CITA 2023), 2023, 通讯作者
(6)大变倍比大相对孔径连续变焦红外光学系统研制 [J],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2019, 第 1 作者
(7) 面阵探测器连续扫描成像光学系统 [J],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16, 第 1 作者
(8)一种制冷型大相对孔径超广角红外光学系统 [P],ZL201510295858.X,第1发明人
(9)-60℃~+80℃红外超宽温消热差光学系统 [P],ZL201520737163.8,第1发明人
(10)一种基于滤光片轮转动成像的红外成像系统及成像方法[P],ZL202010126504.3,第2发明人
(11)一种红外两档变焦面阵扫描光学系统 [P],ZL201910411845.2,第4发明人
(12)一种大靶面高分辨率红外变焦光学系统[P],ZL202411441718.4,第1发明人
(13)一种双波段红外共孔径共变焦光学系统[P],ZL202411441378.5,第1发明人
(14)一种基于复眼结构特征权重算子的红外小目标检测方法[P],202510522355.5,第3发明人
七、培养学生情况
截止2025年7月,在读博士生1人,在读硕士生1人,已毕业博士生2人。就业率:100%
主要就业去向:高新技术企业、科研院所
附件下载: